肠息肉到癌变所需时间并无固定年限,普通息肉积极治疗一般不会癌变,但若是腺瘤性息肉则可能在5-15年发生癌病。肠息肉是指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组织,有多种类型,其癌变进程受多种因素影响。
不同类型的肠息肉癌变风险差异显著。比如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等,大多属于良性病变,通常很少发生癌变,其通常是肠道局部受到炎症刺激、损伤后的一种修复性反应,细胞形态相对稳定,生长缓慢,若无特殊情况,基本不会恶变。而腺瘤性息肉具有较高的癌变几率,其细胞呈现异型性,有异常增殖的倾向,随着时间推移,基因层面逐渐累积突变,逐渐向癌组织转化,可能在5~15年发展为腺癌。另外遗传因素起着关键作用,有家族肿瘤史和遗传倾向的患者,体内可能携带某些特定的基因突变,使得细胞的稳定性更差,对致癌因素更为敏感。这些患者肠道内长出的息肉,且更容易快速进展为癌症。同时,生活方式也起着重要作用,长期高脂、高蛋白、低纤维饮食,吸烟、酗酒,久坐少动等不良习惯,会营造利于癌细胞滋生的体内环境,加速息肉癌变进程;但是健康生活方式则有助于延缓甚至阻断这一进程。
建议无肠道不适症状的普通人群,从40岁开始定期进行肠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息肉。若发现肠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应遵医嘱及时手术切除,并在术后按要求定期复查肠镜,监测肠道健康。对于有家族肿瘤史的高危人群,肠镜检查起始年龄需提前,复查间隔时间也应相应缩短,日常严格规范饮食、戒烟限酒、加强运动,以预防肠癌发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