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并非在每个人体内都存在,正常人体内通常检测不到该菌。
只有当个体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检测才会呈现阳性。通常,体内携带幽门螺杆菌的多见于急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或胃癌患者。然而,也有部分无症状的正常人在体检中发现胃内有幽门螺杆菌存在。对于这类情况,需遵循医嘱,使用适当的药物进行规范化治疗。
幽门螺杆菌寄生在胃的幽门部位,形态主要为螺旋状或杆状。当DPM滴度小于200时,可考虑临床观察,无需治疗。若DPM滴度超过700,则建议使用抗幽门螺杆菌药物进行治疗。胃内除幽门螺杆菌外,还存在其他微小细菌,一般情况下,不建议过度根除幽门螺杆菌,除非其数量达到致病水平,否则可继续观察。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微需氧的细菌,广泛存在于胃部和十二指肠,可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甚至导致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其常见症状包括反酸、烧心、胃痛和口臭。由于幽门螺杆菌刺激胃泌素过度分泌,可能导致反酸和烧心。对于有胃溃疡的患者,幽门螺杆菌是引发胃痛的重要因素。口臭也常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直接相关。
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措施包括:戒烟限酒,减少摄入烟熏、腌制、含硝酸盐和发霉的食物,控制高纤维食物的摄入,避免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建议家庭成员分餐,餐具及时消毒,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饭后洗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