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的传统历法,包含了时候、物候、气候的变化规律。 中医学整体观念中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黄帝内经》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人体的生命活动时刻受到自然界的变化影响。“人以天地之气生 , 四时之法成”。 机体生长发生有赖于自然界的物质基础, 顺应四时节气的变化, 则有助于人体生长发生 ,反之则会导致疾病的产生和发展。
谷雨时节话痛风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的传统历法,包含了时候、物候、气候的变化规律。 中医学整体观念中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黄帝内经》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人体的生命活动时刻受到自然界的变化影响。“人以天地之气生 , 四时之法成”。 机体生长发生有赖于自然界的物质基础, 顺应四时节气的变化, 则有助于人体生长发生 ,反之则会导致疾病的产生和发展。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 古人讲“雨生百谷”,说明此节气在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也表明此时是降雨较为密集的时节。气温回升、草木萌发均会增加自然界的湿度,这种“氤氲之气” 虽有助于谷物的生长,但过重的湿气会阻遏气机,导致湿邪滞留经络、关节,与寒邪胶着,使关节疼痛、重浊,病情缠绵难愈。
每年的4月20日是世界痛风日。血尿酸正常值是420μmol/L,高于420μmol/L就被称为高尿酸血症,而高尿酸血症是导致痛风的主要原因之一。谷雨时节的“全民关注痛风日”恰逢其时,痛风日的设立就是为了提高全民对痛风的认识和关注。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肾病风湿科李季副主任医师介绍,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在关节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红肿和炎症。痛风属于中医的“痹证”“历节”的范畴,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长期高尿酸血症导致尿酸盐结晶在肾脏沉积,引起肾小管和肾间质的炎症和纤维化,最终会影响到肾脏功能。痛风性肾病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肾功能进一步恶化,甚至进展为终末期肾病。
近日,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痛风篇发布,认为痛风起病多因先天禀赋异常,或后天精神压力大、缺乏运动,或过食肥甘厚味,致脾胃运化失司,酿生湿浊,则临床出现高尿酸血症期。若高尿酸血症期未及时治疗,湿浊流注经络,沉积关节,郁而化热;或受外感风寒湿邪等引动,则易诱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若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缓解后,但肝郁不舒或脾虚失运,湿浊复生,进入痛风间歇期。若痛风间歇期未得到有效治疗,湿浊加重,溢流经络,沉积关节,久郁化瘀生热,或受外邪引动复发,关节肿痛迁延反复,形成慢性痛风关节炎期。痛风迁延不愈,湿浊内蕴,化瘀酿毒,脾虚及肾,引起脾肾运化及泌别清浊功能失司,则临床表现为痛风性肾病期。痛风患者应重视病情,定期进行肾脏相关检查,以及时发现和治疗肾病,早期诊断和有效控制血尿酸水平是预防痛风性肾病的关键。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以关节肿痛的急性关节肿痛期,以清热利湿为主,尽快实现除痹镇痛目的;慢性关节肿痛期,清热利湿或散寒清利,祛浊与通络并用,减少复发;以血尿酸水平异常升高为主诉阶段:均以祛除 湿浊为主要目的,兼顾疏肝、运脾或益肾,以稳定降低尿酸水平,避免湿浊复生;痛风性肾病期,则需健脾助运,益肾泌浊,祛除湿浊瘀毒。
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是导致尿酸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预防痛风的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控制饮食、适量运动、限制饮酒等。谷雨节气天气转暖,湿邪侵袭肌肤,则易出现皮肤瘙痒、湿疹等;湿邪若困于脾,则易出现胃纳差、身体困重乏力、泄泻等不适。湿气郁积而生热,可以适当饮茶,以清热祛湿。专家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养生方面,在养肝、疏肝、清肝的同时,还应注意顾护脾胃阳气,增强脾胃运化功能,兼益肺、肾,外祛风寒湿邪。二是食疗方面,辨证施膳治疗痛风可降低血尿酸水平,注意饮食清淡,少食生冷食物,减少高蛋白、高热能食物的摄入,在食养或药养方面,还要注意肝、脾同调。可以适当吃薏苡仁、白扁豆、山药、芡实、 荷叶、冬瓜等食物来健脾祛湿;并注意养肝护肝,滋阴明目。三是饮食方面,须定时定量,防止暴饮暴食,坚持清淡饮食,适当增加新鲜蔬菜,尤其是当季蔬菜,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四是保持心情舒畅,因临近春、夏季转换,有时天气较为闷热,容易感到烦躁不安,尤其是下雨或处在潮湿的环境中时,更易引发不良情绪。坚持适当强度运动,不要长时间处于封闭的环境中,每隔一段时间让房间通通风,可选择诸如音乐、绘画、书法等娱乐项目,以达到意发心静的效果。建议多做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运动,如踏青、做操、打太极拳等。
此外,针对谷雨时节湿温兼夹,易伤脾脏的特点,痛风患者可以通过穴位按摩健脾祛湿,通过艾灸温阳、利湿、通脉,一方面改善脾胃运化功能,祛除湿气,另一方面可抵御湿气内侵人体, 未病先防。 常用健脾祛湿穴位:足三里穴、脾俞穴、中脘穴、天枢穴、 阴陵泉穴、丰隆穴、太白穴等。艾灸方法:可从其中选择 4 个穴位,每日每穴艾灸20到30分钟左右,每灸10天可以休息1到2天,温灸即可。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