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塞是指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小穿通动脉管壁发生病变,导致管腔闭塞,形成小的梗死灶。
当血管内膜出现增厚、斑块形成或者血栓形成时,会导致局部供血不足,从而引起缺血性坏死。由于这些梗死灶通常较小,所以被称为“腔隙”。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部分人可能会经历轻微的头痛、头晕、视力模糊、单侧肢体无力等症状。严重情况下,可能出现意识障碍、言语不清等表现。
诊断腔隙性脑梗塞可以通过头颅CT或MRI扫描来确定是否存在小的低密度区域。此外,医生还可能会建议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以评估血管状况。对于无明显症状的患者,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只需定期复查即可。而对于有症状的患者,则需要采取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凝药,以及他汀类药物如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等降脂药,以预防进一步的脑血管事件。
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健康饮食习惯,避免高盐、高脂肪食物,同时注意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以减少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