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性斜颈的可能是胎位异常、产伤因素等导致,也可能是肌肉病变、神经问题等病理性因素引起。如有不适,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一、非疾病因素:
1、胎位异常:在孕期,胎儿若处于持续的胎位不正,如长时间的臀位或横位,尤其是头部过度侧屈或扭转时,会使一侧胸锁乳突肌处于被拉伸或压迫状态。这种不正常的受力情况会阻碍肌肉的正常发育,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肌肉组织逐渐纤维化,进而引发肌性斜颈。
2、产伤因素:分娩过程中,若胎儿颈部遭受过度牵拉、扭转或挤压,可能会损伤胸锁乳突肌。比如难产时,医生使用产钳助产不当或牵拉力量过大,都可能直接损害肌肉纤维,破坏其正常结构与功能。受伤后的肌肉会出现出血、水肿等炎症反应,若后续恢复不佳,就容易发展为肌性斜颈。
二、疾病因素:
1、肌肉病变:部分患儿可能存在先天性的胸锁乳突肌发育不良或缺陷,肌肉内部的细胞结构、代谢功能等存在异常。这种原发性的肌肉病变使得肌肉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纤维化、挛缩等病理改变,从而导致肌性斜颈的发生,且往往在出生后不久就可表现出明显症状。
2、神经问题:当支配胸锁乳突肌的神经,如副神经受到损伤或发育异常时,会影响肌肉的神经支配与控制。神经信号传递障碍可导致肌肉收缩与舒张功能失调,长期下去,肌肉会逐渐萎缩、挛缩,最终引发肌性斜颈。
孕期应定期进行超声检查,密切关注胎儿胎位。对于新生儿,家长应留意其头颈部姿势,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对于病情较重、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儿,可能需要考虑进行胸锁乳突肌切断术,以切断或延长挛缩的肌肉,纠正斜颈畸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