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贫血主要是缺铁性贫血。在青少年成长阶段,身体对铁元素的需求量较大,若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就容易引发缺铁性贫血。
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身体对铁的需求显著增加。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关键原料,血红蛋白负责运输氧气至全身各组织器官,以供身体正常运转。随着身体长高、体重增加,血容量扩充,对血红蛋白的需求增多,相应地对铁的需求也会增加。另外青少年学业压力较大,日常饮食若不够均衡,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豆类、绿叶蔬菜等摄入不足,便难以满足身体对铁的需求,长此以往易导致缺铁。此外一些青少年存在不良生活习惯,如挑食、偏食,也会导致铁元素摄入不足;还有部分青少年因沉迷电子产品、学习紧张等,运动量过少,胃肠蠕动减慢,影响铁的吸收。同时,青少年女性在生理期时,每月会有一定量的失血,如果不注意铁的补充,也极易出现缺铁性贫血。而且,一些慢性疾病,如肠道寄生虫感染,会导致肠道吸收功能受损,使铁吸收减少,或造成慢性失血,进一步加重铁的丢失,引发缺铁性贫血。
因此建议青少年要保证饮食均衡,增加富含铁食物的摄入,如瘦肉、猪肝、鸭血等,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另外应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适度运动,促进胃肠蠕动,提高铁的吸收效率。对于青少年女性,生理期要格外注意补铁。若怀疑有肠道寄生虫感染等疾病,应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