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是用来治疗细菌真菌感染的一类药物,可以杀灭细菌真菌或抑制细菌真菌生长。青霉素是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属于抗菌药物的一种。
一提起青霉素,大家就会想起亚历山大?弗莱明。1928年,英国微生物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首次从青霉菌中发现了具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的青霉素,从此人类进入了抗生素的黄金时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青霉素的广泛应用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性命,名声大振。
但是,如今大半个世纪过去了,青霉素这一“功臣”在临床上却越来越少用,这是为什么呢?
诺奖典礼上的警告!
让我们回到1945年诺贝尔奖的颁奖现场,当大众还在因青霉素为挽救生命所做突出贡献疯狂时,弗莱明却说出这么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滥用青霉素的无知的人,将在道德上为他人的死负责。”
一语成谶,青霉素已从当初的肌内注射80万单位就有很好疗效,到如今静脉滴注960万单位临床效果仍然不佳。
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细菌在与青霉素的长期斗争中,为了保护自己不被青霉素消灭,细菌不断进化,产生了耐药性。事到如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几乎是100%了。
但青霉素真的就“百无一用”了吗?
英雄仍有用“药”之地!
虽然青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已经起不到良好的杀菌作用了,但是对链球菌还是比较敏感的。
对于A组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青霉素仍是首选,但要注意,青霉素使用一天至少3~4次,如果给药次数不够,那些没彻底杀死的细菌马上会卷土重来。
不是感冒的“万灵药”!
虽说青霉素耐药问题很严重,但日常生活中仍有人将其当作治疗感冒的“万灵药”,对付感冒,青霉素真的很有效吗?
首先,普通感冒90%是由病毒引起的,一般7~10天好转,即使不治疗,疾病也可以自行痊愈。
那么感冒是否需要使用青霉素或者其他抗菌药物呢?这主要取决于感冒后是否继发了细菌混合感染。如果仅是病毒引起的普通感冒,使用抗菌药是无效的!
隐藏的致命危险!
青霉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超敏反应,以皮疹较为常见,过敏性休克偶尔发生,但一旦发生是十分危险的。
因此,无论是注射还是口服青霉素,都需要进行皮试。对于一些体质特殊的患者,可能仅仅皮试过程中的小剂量便可以引起过敏性休克,所以在皮试时必须密切观察,这也是一些不具备抢救条件的医疗场所不愿意使用青霉素的主要原因。
药娃温馨提示:
如果有以下3种情况下,不建议小伙伴们再做青霉素皮试:
(1)近 4 周发生过速发型过敏反应者;
(2)过敏性休克高危人群,如哮喘控制不佳、小剂量过敏原导致严重过敏反应病史等;
(3)有皮肤划痕症、皮肤肥大细胞增多症、急慢性荨麻疹等皮肤疾病。
本文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大连医院赵佳宾供稿。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