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每天都会排尿,次数虽因人而异,但平均一天排尿次数约八次左右,但不知你是否曾注意过自己尿液的颜色?其实尿液不只是排出身体多余的水分而已,健康状态也能从尿液颜色略知一二,这么简单且不花钱就可判断身体状况的方法,下次尿尿后冲水前,不妨仔细观察一下!
尿液的生成与影响尿液颜色的因素
尿液就是身体多余的液体,由水、盐、尿素及尿酸组成,由肾脏从血液中排除毒素和不好的物质。尿液的颜色来源就是尿色素(Urochrome),也有另一种说法为尿胆素(Urobilin)。
尿液的颜色会受许多因素影响,例如吃下的食物、服用药物或是生病。一般而言,正常的尿液颜色应接近浅黄色,若是混浊或褐色,恐怕就有问题了。我们吃的食物多少会影响尿液颜色,食物中若含维生素B群,尿液会呈亮黄绿色;若吃了较多含 β-胡萝卜素(红萝卜、地瓜),与维生素 C(柑橘类植物、番茄、草莓、绿花椰菜)的食物,则尿液会偏深黄或橘色。
另外,运动完若没有好好补充水分的话,尿液颜色会变深。药物方面,则是治疗尿道感染相关疾病的药物,例如尿道止痛药(Phenazopyridine),吃了之后尿液颜色容易呈橘色。
尿液颜色和身体状况的关联
尿液的颜色其实多少透露出健康状态,不同颜色可能代表着不同的身体状况:
1、干净、透明:表示身体补充了大量水分,但请记得不要喝太多水,否则会造成血液中的电解质失衡。
2、淡黄色:代表身体补充了日足够的水分。
3、深黄色:代表身体有些微缺乏水分,请记得补充水分以避免流失更多水分。4、琥珀或蜂蜜色:身体水分不足,需要喝水以避免脱水。5、橘色:有些食物如红萝卜,以及维生素C会让尿液呈橘色,同时也代表身体有脱水现象,另外也可能表示肝或胆管有问题。
6、粉色或红色:部分食物(黑莓、甜菜等)与药物(如立泛霉素 Rifampin),都会让尿液呈粉色或红色;但须留意
可能为血尿,其原因包括泌尿道感染、摄护腺肥大、肿瘤、肾结石、囊肿等。
7、蓝色或绿色:部分药物如氨苯蝶啶可能导致尿液呈蓝色。此外,蓝色尿液也可能来自一种罕见疾病叫蓝尿布综合症(Blue diaper syndrome),病因是肠子无法完全消化可食用的营养素色胺酸;绿色的尿液则可能是感染了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这是造成尿道感染的一种细菌。8、深褐色:有些食物如芦荟、大黄等,会让尿液颜色呈深褐色,因剧烈运动而受伤,或是肝、肾有问题,也可能让尿液呈现此色。9、乳白色:可能是体内含有过多钙和磷酸盐,也可能是尿道感染的征兆。
10、混浊:尿液混浊可能是因轻微脱水或因为尿液里有脓所致,尿液带脓的原因包括阴道感染、膀胱炎、输尿管壁因肾结石而受损、淋病(Gonorrhea)、感染披衣菌(Chlamydia)等症状。(延伸阅读:阴道炎原因多!病菌感染或过度清洁)
让混浊尿液恢复正常5方法
尿液会变混浊的原因,和尿道感染、膀胱炎等症状相关,想要改变,可在家里尝试以下五种方法:
1、多喝水:如果尿道感染了,水是非常好的天然疗法,水能把体内的毒素,和造成感染的微生物给带走,缓解症状。2、蓝莓汁:每天早上喝一杯蓝莓汁,直到症状好转。蓝莓含有抗氧化物质,以及能抑制、消灭造成尿道感染的细菌之混合元素。3、芹菜:准备 4~5 根芹菜茎、半条大黄瓜、约 2.5~3 公分的生姜片,把所有材料洗净、切碎,加水榨成汁,每天喝。芹菜含维生素 A、维生素 E 和铁质,也有抗菌物质能消灭造成尿道感染的细菌。
4、生姜:准备一茶匙干生姜、半茶匙蜂蜜、一杯热水,把姜浸泡在热水中几分钟,将杂质过滤掉,加入蜂蜜,一天喝1~2杯。生姜能抗发炎,缓解膀胱发炎的情形,且含有强大的抗菌物质,能有助减轻感染症状。5、小苏打:准备一茶匙的小苏打和一杯水,将小苏打加入水里,快速搅拌一下,每天喝一杯。小苏打天然且是硷性,能中和尿液里的酸性,缓解发炎反应。
尿液味道能闻出疾病征兆
刚排出的尿液通常没有味道,但若尿液存放一段时间后,细菌会将尿素分解而产生臭味,但除此之外,饮食也可能会改变尿液的气味,例如吃完芦笋后尿液可能会带有硫磺味;有些药物则可能因药丸外层的化学物质,而改变尿液味道。
若尿液很臭,表示身体可能有状况如尿道感染、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膀胱炎、新陈代谢问题、肝方面疾病等,尿液若闻起来像氨(Ammonia,俗称阿摩尼亚),可能是脱水,要赶紧补充水分。若闻起来甜甜的,可能是尿道感染;若出现恶臭,可能是性传染病所引起的。
如果常跑厕所,且尿液闻起来有水果味,可能也和第二型糖尿病有关。另外,孕妇体内的荷尔蒙也会改变尿液味道,而且孕妇有较高风险发生尿道感染,导致尿味浓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