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对于喜欢吃米饭的家庭来说,电饭煲可是烹饪大功臣,是一种使用频率很高的电器。不过近段时间网上流传着一些电饭煲的负面新闻,称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停止使用电饭煲,可能会诱发肝癌!传言称:电饭煲内胆有毒,长期使
核心提示:对于喜欢吃米饭的家庭来说,电饭煲可是烹饪大功臣,是一种使用频率很高的电器。不过近段时间网上流传着一些电饭煲的负面新闻,称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停止使用电饭煲,可能会诱发肝癌!传言称:电饭煲内胆有毒,长期使
对于喜欢吃米饭的家庭来说,电饭煲可是烹饪“大功臣”,是一种使用频率很高的电器。
不过近段时间网上流传着一些电饭煲的负面新闻,称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停止使用电饭煲,可能会诱发肝癌!
传言称:电饭煲内胆有毒,长期使用涂层会分解,用这种电饭煲煮出来的米饭,可能会增加肝癌风险!
这些流言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的,搞得人心惶惶。那使用电饭煲可能会诱发肝癌一说,是真还是假?
一、使用电饭煲可能会诱发肝癌,真假?
电饭煲主要由外壳和内胆构成,内胆用来盛装食物,需要与食物直接接触,一般表面会增加涂层来提高安全性。内胆涂层一般有特氟龙涂层和陶瓷涂层两种,特氟龙涂层的应用更加广泛。
特氟龙也被称为聚四氟乙烯,也就是塑料王,本身化学稳定性很强,而且是耐高温的。
央视《生活提示》节目与北京化工大学的研究人员一起做了一档“不粘锅涂层”实验,结果发现特氟龙在加热到300度的时候才会开始分解,产生全氟烷基物质、多氟烷基物质,这些物质是无法被人体代谢的,进入人体会不断积累,从而产生一些潜在的风险。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肝胆胰微创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季春勇指出:日常使用电饭煲时温度一般在180度左右,因此正常使用并不会让内胆涂层分解,也不用担心对人体致癌。
二、肝癌来临时,身体会出现5个信号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有75万新增肝癌患者,其中半数的患者在中国。另外,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32.6万患者死于肝癌。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贺彬指出:肝癌发病率高、治愈率低,一般肝癌来临时,身体会出现下面这几个信号,要重视起来!
1、蜘蛛痣
肝脏功能降低会导致雌性激素水平升高,毛细血管扩张在皮肤表面形成蜘蛛痣。因此皮肤出现蜘蛛痣,要警惕肝脏癌变所致。
2、肝掌
肝掌是指手掌大小鱼际处出现片状红斑,可能是肝癌的信号。肝脏功能受损,身体对雌激素灭活能力下降,就可能导致雌激素水平升高,大小鱼际片状红斑明显。
3、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很常见,多数人以为是肠胃的问题,但肝脏病变也可能引发消化道不良反应,因此消化不良也要警惕肝癌来临。
4、肝区疼痛
肝癌不断发展增大,会导致肝脏肿大,肝包膜因此会受到牵拉,患者就可能出现肝区疼痛症状。
5、眼白发黄
随着肝癌的发展,患者血液中胆红素水平会升高,就可能出现眼白发黄等黄疸症状。因此,如果发现眼白发黄,要警惕肝癌来临。
三、为了肝脏健康,少吃2物少做2事
浙江医院普外科主任钱贤忠主任医师提醒:为了肝脏健康,平常要少吃这两种食物,少做这两件事!
1、少吃烧烤
烧烤制作时会刷很多油脂、香料,炙烤时油脂滴落在炭火上可能会生成致癌物苯并芘,附着在食物上摄入人体会损伤肝脏,长期食用还可能会增加患癌风险。
2、少吃腊肉、腊肠
腊肉、腊肠中会含有亚硝酸盐,摄入人体可能会和体内的胺类物质结合成亚硝胺,长期食用可能会增加肝癌风险。
3、少喝酒
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进入人体需要经过肝脏的代谢,会产生致癌物乙醛,从而对肝脏产生危害。长期饮酒会导致肝细胞活跃性下降,还可能导致肝脏负担加重,诱发肝硬化、酒精肝等。
4、少熬夜
晚上11点到凌晨2点之间是肝脏最佳的修复时间,如果经常熬夜,可能会导致肝脏功能受到影响,身体免疫力降低,从而增加肝病的发生风险。
网传电饭煲涂层会分解诱发肝癌,但央视实验发现电饭煲内胆涂层要在300度时才会分解,但其实日常温度一般只有180度,因此不用担心涂层分解。
不过专家提醒为了肝脏健康,平常要少吃烧烤、腊肉、腊肠,少喝酒、少熬夜,一旦出现肝癌的一些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诊排查。
参考资料:
[1]《世卫组织让我停止使用电饭煲,因为它是肝癌“催化剂”?》.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23-02-07
admin
健康指南是一个致力于普及疾病知识与提供全面检查诊断信息的在线平台。 广告合作:ramare359@gmail.com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