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证实,即便在确诊癌症后戒烟,也能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降低死亡风险。
肺部是一个难以再生的器官,受损以后便很难完全恢复原状,不像肝脏那样具备较强的再生能力——即便切除了三分之二,仍可在一段时间后恢复至原先的体积。
戒烟的好处不在于完全逆转已形成的肺部损伤,而在于避免肺部及其他器官进一步受到烟草的损害。通常,只有在吸烟时间较短,肺部尚未形成病变时戒烟,肺功能才可能保持未受损的状态。长期吸烟导致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病症,一旦形成,即便戒烟也难以完全恢复健康状态。
及时戒烟可以有效减轻气管和支气管上皮细胞的损伤,并且这种损伤是可以部分恢复的。气管内的柱状细胞覆盖着类似头发的结构,能分泌粘液滋润肺部,并粘附吸入的细菌病毒,通过摆动将粘液输送到咽喉部随咳嗽排出体外。吸烟不仅重复损害这些柱状细胞,还会导致粘液瘀滞在肺部,易于感染,形成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戒烟后,这些柱状上皮细胞可以部分恢复,逐渐修复疤痕,使粘液排出通畅,减轻症状。
更重要的是,吸烟导致的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基因损伤是肺癌形成的基础。烟草烟雾中的致癌物质如多环芳烃、亚硝胺等直接与DNA分子作用,引起基因突变。在免疫力尚可的情况下,受损的基因会被清除或修复,突变细胞基本上难以生存成瘤。然而,一旦免疫力下降——可能由于年龄增长、慢性疾病、营养不良或其他免疫抑制状态——受损的细胞未能得到及时清除或修复,突变细胞可以存活并开始无限制地增长,就有可能形成肺癌。及早戒烟,减少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的恶变频率,可以显著减少患肺癌的几率,这是戒烟最重要的意义之一。
研究证实,即便在确诊癌症后戒烟,也能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降低死亡风险。Sheikh等人进行的一项长达7年的研究显示,戒烟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平均为6.6年,而持续吸烟者仅为4.8年,相差21.6个月。戒烟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都显著高于继续吸烟的患者,总生存率从48.6%提升到60.6%,无进展生存率从43.8%提升到54.4%。即便在控制了相关混杂因素之后,戒烟后全因死亡风险也降低了约33%,癌症特异性死亡风险降低了25%,疾病进展风险降低了30%。研究还发现,无论是轻度至中度吸烟者还是重度吸烟者,以及处于癌症的早期或晚期阶段的患者,戒烟带来的益处都是一致的。
2023年,另一项研究探索了戒烟对生存率的影响。根据统计,戒烟者在两年内的生存率为45%,而持续吸烟者的生存率为32%,差异非常显著。戒烟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59天,相比之下,持续吸烟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只有348天。即使在考虑了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式和其他健康问题等因素后,研究还是发现,在确诊后选择戒烟的患者在接下来的两年中死亡的风险比持续吸烟的患者低25%。
戒烟是一项艰难的任务。在戒烟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如焦虑、失眠和体重增加等戒断症状。因此,开始戒烟之前,需要在心理和生理上做好全面的准备,并根据个人情况制定科学的戒烟方案。如果在戒烟过程中遇到严重的戒断反应,应该及时寻求医疗帮助,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尼古丁替代疗法或药物治疗,以提高戒烟的成功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