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荨麻疹可能与食物、药物、蚊虫叮咬等非疾病因素有关,也可能是感染、系统性疾病等引起的。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心慌、血压下降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处理,以免延误延误病情。
一、非疾病因素:
1、食物因素:某些食物如海鲜、蛋类、牛奶、坚果等富含异体蛋白,当人体摄入后,可能会引发急性虚麻疹。免疫系统可能将其识别为外来的有害物质,从而启动免疫反应,释放如组胺等生物活性物质。组胺会使皮肤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导致局部组织水肿,形成风团,引起瘙痒等症状。
2、药物因素: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抗生素,以及解热镇痛药等药物进入人体后,可能作为半抗原与体内的蛋白质结合,形成完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当再次接触相同药物时,抗原与抗体结合,激活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等介质,引发皮肤的过敏反应,出现急性荨麻疹症状。
3、蚊虫叮咬:蚊虫叮咬人体时,会向皮肤内注入唾液,其唾液中含有多种蛋白质、酶等物质,这些物质对人体来说是外来抗原,会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从而引发急性荨麻疹,但症状相对较轻,多局限于叮咬部位附近。
二、疾病因素:
1、感染: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可作为抗原激活免疫系统。例如,上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时,病毒在体内复制,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释放炎症介质,这些介质作用于皮肤血管,使其通透性改变,引发急性荨麻疹。
2、系统性疾病: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甲状腺疾病等系统性疾病时,患者体内的自身免疫功能紊乱,产生自身抗体,这些抗体可能与皮肤组织中的某些成分发生交叉反应,激活肥大细胞,导致组胺等介质释放,进而引发急性荨麻疹。
对于急性荨麻疹的患者来说,首先应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如停止食用可疑食物、避免使用致敏药物等。然后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并遵医嘱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减轻症状。同时,要注意休息,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防止皮肤破损继发感染。在病情缓解后,可逐渐排查可能的过敏原,以便日后预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