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微温,既不是凉性也不是热性。需要注意的是,黄芪虽为良药,但体内有实热、阴虚阳亢者不宜单独大量使用,否则可能会加重体内的热象,引发上火症状,如心烦、失眠、面红目赤等。另外,黄芪不宜与龟甲、白鲜皮等中药材同时使用,可能会影响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在使用黄芪调理身体时,应先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根据自身的体质和健康状况合理用药。
首先,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经。其性微温体现在具有补气固表、升阳举陷等功效。对于脾气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神疲乏力、食少便溏、久泻脱肛等症状,黄芪能起到温养脾胃、提升阳气的作用,使人体的气机得以振奋,恢复正常的运化和升举功能,这符合温性药物能够温煦脏腑、推动气血运行的特点,但因其作用相对温和,所以称其微温。同时,黄芪又不同于寒凉药物清热泻火的作用,并不直接针对热邪进行清除,因此不属于凉性范畴。其次,黄芪含有丰富的黄芪多糖、黄芪皂苷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等成分。这些成分作用于人体后,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调节心血管系统,起到一定的强心、升压作用,使人体呈现出一种温和的机能提升状态,类似于传统医学中温性药物对人体阳气的温煦激发效果,但又不如热性药物会引起明显的体温升高或过度兴奋等热象表现,所以在现代科学中也印证了黄芪微温的特性。
对于黄芪的日常应用建议,可将黄芪与其他食材搭配煮粥,如黄芪红枣粥,既能补气养血,又易于消化吸收。也可以用黄芪泡水饮用,但要注意遵医嘱控制用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