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中耳炎通常无法自愈,若不及时治疗,病情往往会逐渐加重,给患者的耳部健康带来持续且严重的损害,甚至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
慢性中耳炎一般是由急性中耳炎未得到彻底治疗迁延而来,也可能是中耳长期受到低毒性细菌感染所致。其病理过程较为复杂,中耳的黏膜在长期炎症刺激下,会出现充血、水肿、增厚,甚至骨质破坏等情况。而且,慢性中耳炎患者的中耳腔常常处于一种持续的炎症状态,分泌物增多,容易造成中耳腔的压力失衡,引发耳闷、耳鸣等不适症状,这些症状不会自行消失,反而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愈发明显。此外,慢性中耳炎若得不到有效控制,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炎症可能向周围组织扩散,引起乳突炎,乳突骨质被破坏,形成脓肿,若脓肿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导致颅内感染,如脑膜炎、脑脓肿等,这些并发症不仅治疗难度极大,而且对生命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另外,长期的慢性中耳炎还可能导致面神经麻痹,使患者出现面部肌肉运动障碍,影响面部表情和正常生活。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诊治,对于单纯型慢性中耳炎,可先采用药物治疗,如局部使用抗生素滴耳液控制感染,口服抗生素消除炎症。若存在鼓膜穿孔,可在炎症控制后考虑进行鼓膜修复手术,以恢复中耳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耳部卫生,避免污水入耳,尽量减少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发生,因为这些都可能诱发或加重慢性中耳炎的病情。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