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中吐血可能是口腔局部出现问题,也可能是呼吸系统疾病或消化系统疾病导致的。若吐血量大或伴有头晕、心慌、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患者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一、非疾病因素:
若进食时不小心咬到口腔黏膜、舌头,或是刷牙时用力过猛,牙刷划伤牙龈,都可能导致口腔内的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一般出血量相对较少,血液多呈鲜红色,可能混有唾液,局部可见明显的创口。此类创口较小,一般能自行愈合,无需特殊治疗。
二、疾病因素:
1、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结核,由于结核菌侵袭肺部,导致肺部组织出现干酪样坏死、空洞形成等病变。患者除了有咳嗽、咳痰、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外,肺部病灶处的血管受损,可引发咯血,血液咳出经口腔吐出,血量不定,可为痰中带血,也可能是大口咯血。患者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进行治疗,疗程通常较长,期间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避免传染他人。
2、消化系统疾病:如胃溃疡,主要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致使胃黏膜防御屏障受损,形成溃疡。当溃疡侵蚀到胃部血管时,就会引发出血,血液经食管、口腔吐出。若出血量较大,可能会出现呕血,血液多呈咖啡色,因胃酸作用,血红蛋白被氧化,混有食物残渣。一般需要遵医嘱采用四联疗法根治,同时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促进溃疡愈合,治疗期间需注意饮食规律,避免刺激性食物。
患者应留意吐血的特征,包括血量、颜色、是否伴有痰液或食物残渣、有无其他伴随症状,帮助医生诊断,以便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