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多属于急症,患者可伴瘙痒、风团等症状,可以通过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冷敷的方式进行治疗。如果过敏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如呼吸困难、喘息等,应及时就医,明确过敏原,针对性进行处理。
1、外用药物
可选用炉甘石洗剂,轻轻摇匀后用棉签蘸取涂抹在瘙痒红肿处,炉甘石洗剂具有收敛、止痒的作用,一般使用后就能起效,能暂时缓解瘙痒。
2、口服药物
外用药物后,可口服抗组胺类药物,如氯雷他定等,能够有效抑制组胺的释放,减轻红肿和瘙痒症状,该药物一般1-3小时起效,药效可维持24小时以上。
3、冷敷
等待药物起效期间,可使用冷毛巾或用毛巾包裹冰袋,敷在过敏瘙痒的部位,每次冷敷10-15分钟,能收缩局部血管,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在短时间内缓解皮肤瘙痒和红肿。
就医时患者可以回想是否更换了护肤品、洗衣液,是否去过花粉较多的地方,是否吃了从未吃过的东西等,这些信息对于判断过敏的原因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患者可以进行过敏原检测,能够更准确地确定导致过敏的物质,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有效地避免。
治疗期间有什么注意事项
1、避免搔抓
要尽量克制自己,不要搔抓皮肤,因为搔抓会导致皮肤破损,增加感染的风险。如果实在瘙痒难忍,可以轻轻拍打皮肤来缓解。
2、更换合适衣物
如果穿的是紧身、化纤材质的衣服,可能容易产生静电,进一步刺激皮肤,加重瘙痒,建议更换为宽松、柔软、纯棉的衣物。
3、避免高风险食物
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等,食用后可能会刺激皮肤,导致瘙痒加剧。海鲜、芒果是常见的过敏原,食用后可能会使过敏反应更加严重。因此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上述食物。
4、保持适宜的环境湿度和温度
室内环境过干或过热都可能加重皮肤瘙痒。可以使用加湿器和空调,使湿度保持在40%-60%,温度控制在22-24℃。
文章评论